市民大厅的阅读岛里,总有人在这里停留。
出门在外的闲暇时间,想找本书打发时间,应该去哪里?
也许,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将脑海中的“图书馆”三个字脱口而出。
可你知道吗?在银川市的商场、车站、市民大厅等不同场所里,还藏着31座“岛”,一样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。
办事间隙的“片刻偷闲”
11月19日中午11时许,银川市民大厅里依然人流穿梭。三楼北侧的城市阅读岛安静地坐着几个办事群众,或要一杯饮品等人、谈事,或安静坐在沙发里翻看报刊杂志。相比熙熙攘攘的办事大厅,这里像是“偷来的片刻闲暇”。
付先生常来市民大厅办事,有时排号到了下午,家远不便,他索性坐在这里安静阅读等待。“静默叫号的系统会提前发送信息到手机,不必等在办事大厅里,有时一连几天来办事,就能看完一本书。”付先生说,平时工作忙,似乎也没有停下来的时候,办事过程中,不得不慢下来的节奏反而让他有了阅读的时间,第一次只看杂志,看得太快,觉得不过瘾。后来拿起一本书,就让他一连几天“放不下”,当“偶然”变成“习惯”,阅读根本“停不下来”。
等人办事的王先生偏爱杂志、报刊,他欣喜地发现每次来都能看到当期的杂志和当天的报纸,不由为市民大厅点赞。“我发现这些报纸杂志不是摆设,而是每天更新,书架上也能看到网上的热销书,从这点细节,就能看到服务的细心到位。”王先生说,办事大厅也是外地人了解银川的一个窗口,有书香的氛围能让办事人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,这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“加分项”。
近期,银川市民大厅将在五层、三层阅读岛的基础上,在一楼大厅两侧新增占地400多平方米的读书区,增加图书3000余册,包括古今中外经典小说、文史哲、报刊杂志等。同时,继续配套完善咖啡茶饮区,全面提升群众办事的体验感、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银行里的“别样存在”
身前各色人等穿梭来往,耳畔不时响起叫号提醒,上午10时的中信银行银川悦海支行正迎来当天的一波忙碌。而在办公区域的进口处,一排书架横在落地窗前,在说话声、叫号声、点钞声中显得分外安静。
这个在此存在了两年有余的“城市阅读岛”,也是这间银行里的一处别样存在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试图用一本本书籍,让来这里的人们生活慢些,再慢些。
一眼扫去,书架上的书籍大多七八成新,既有孩子钟爱的《安徒生童话精选》、《一千零一夜》等儿童读物,有上班一族可以打发时间的《中国人的修行》、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值得等待》等人文读本,也有适合老人阅读的《老年护理》、《心脏病诊疗与自我康复》等养生类书籍。
试想一下,来这里办理业务的等待间隙,收起手机不再当个“低头族”,走到书架前,慢挑细选后,抽出一本自觉还算有趣的书,回到座位上细细品读一番。书页摩挲的沙沙声里,暂时抛开工作、生活中的细枝末节,思绪逐渐沉入到字里行间。让精神在文字的海洋里抽空放松,既是阅读本身的魅力,也是“城市阅读岛”存在的意义。
商场里的“静止角落”
在建发大阅城5层,也有这样一处角落。
相对于银行有限的空间,这处“城市阅读岛”更加宽敞,六七张休闲桌一字摆开,便于阅读。人流量更多的商场,令这里的书籍翻阅次数更多,也显得更旧些。标签显示,这里的书籍基本也都是由银川市图书馆配送,小说、传记、历史、生活、少儿等种类不一而足。
工作日的“城市阅读岛”略微有点冷清,虽然书架前坐了一些顾客,但要么在聊天,要么在看手机,即便是注意到书架,也多是走上前抽出一两本书翻上几页,又匆匆放回。
不过对于在商场周边一家饮品店工作的李莉而言,这处“岛”却是她闲暇打发时间的“第一选择”:“我喜欢读书,但书店和图书馆都有点远,平时也没有时间去,这里离上班的地方和租房都近。这是我偶然一次来这里闲转时发现的,特别惊喜,从此就常偷闲来看书”。
工作近一年,但凡休息日没事,这个25岁的姑娘总爱来这里看书。“虽然这里书的数量和书店还有图书馆没法比,但只要仔细翻翻,总能找到几本内容有意思的书。”李莉露出有些腼腆的笑。
对李莉而言,在每月工资的计划表里,购书经费着实有限,但好在这些角落里,还能有处让她安静读书的场所。这些由书本堆积而成的“岛”,也是让她这个外乡人由衷地感到多几分温暖的存在。(记者 张唯 徐佳敏 文/图)